浙江舟山普陀山简介(浙江舟山普陀山游玩攻略)

普陀山,这个名字如同一块磁铁,吸引着无数信众和游客前来朝圣、观光。它位于我国浙江省舟山市,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美誉,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普陀山,感受这片千佛之地的独特魅力。

一、普陀山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地处东海之滨,与舟山本岛隔海相望。东临东海,西濒杭州湾,南濒舟山群岛,北靠舟山本岛。全山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2公里。

历史沿革:

普陀山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据《普陀山志》记载,普陀山原名“洛迦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东海普陀山讲经说法的地方。南北朝时期,普陀山开始成为佛教圣地。隋唐时期,佛教传入普陀山,寺庙逐渐增多。宋代,普陀山佛教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明清时期,普陀山佛教更加繁荣,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朝圣。

二、普陀山的自然景观

普陀山风光旖旎,景色秀丽,拥有众多自然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1. 南海观音像

南海观音像位于普陀山最高峰——佛顶山之巅,是世界上最高的观音像之一。观音像高33米,重70吨,采用汉白玉雕琢而成。观音像面容慈祥,手持净瓶,姿态端庄,仿佛在向世人传达着和平与善良。

2. 梵音洞

梵音洞位于普陀山南端,洞口朝南,洞内宽敞。相传,观音菩萨曾在此说法,故得名“梵音洞”。梵音洞景色宜人,洞口朝向大海,海浪拍打着洞口,发出阵阵梵音,令人陶醉。

3. 百步沙

百步沙位于普陀山东南麓,沙滩宽阔,沙子细腻,海水清澈。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阳光、沙滩、海浪的惬意。

4. 千步金沙

千步金沙位于普陀山北部,沙滩长千步,故得名“千步金沙”。这里的海水较为平静,是游泳、戏水的理想场所。

三、普陀山的佛教文化

普陀山是佛教圣地,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1. 南海观音寺

南海观音寺是普陀山最大的寺庙,也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观音道场。寺内供奉着高达33米的南海观音像,吸引了无数信众前来朝拜。

2. 普济寺

普济寺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建于北宋时期。寺内供奉着多尊佛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观音菩萨像。

3. 法雨寺

法雨寺位于普陀山东麓,建于南宋时期。寺内供奉着多尊佛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十八罗汉像。

4. 慧济寺

慧济寺位于普陀山最高峰——佛顶山之巅,建于明末清初。寺内供奉着多尊佛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千手观音像。

四、普陀山的旅游攻略

交通:

1. 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有轮渡连接,游客可以选择乘坐轮渡前往普陀山。

2. 普陀山设有旅游专线车,方便游客在岛上观光。

住宿:

普陀山上有许多酒店、宾馆和民宿,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住宿。

美食:

普陀山周边有许多特色美食,如海螺、海蛎、海鲜面等,游客可以尽情品尝。

注意事项:

1. 普陀山是佛教圣地,游客应尊重当地宗教习俗。

2. 注意防晒、防潮、防雨,合理安排行程。

普陀山,这片千佛之地,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佛教文化、悠久的历史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朝圣。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壮阔、佛教的庄严、历史的厚重。不妨踏上这片神秘的土地,探寻普陀山的魅力所在!

普陀山的历史简介

据出土文物证实,远在四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此山上留下足迹。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将普陀山及附近诸岛称为“甬东”,秦朝安期生、晋朝葛洪等人都先后来山采药和修炼。

相传汉代大儒梅福曾来山隐居,故普陀山初名梅岭山。唐朝佛教盛行,公元九世纪中叶,有天竺(今印度)僧人来山,并得梵名“补怛洛迦”(意即美丽的小白花)。

唐大中十二年(858年),日本僧人惠锷从五台得观音像归国,途经普陀洋面,遇风受阻,来到普陀。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开始在普陀山正式建寺,赐名“宝陀观音寺”。

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朝廷将岛上所有渔民迁出,辟为“佛地净土”。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指定普陀山重点供奉观音,山中各寺院内均塑观音像,于是观世音与普陀山结下不解之缘。

因《华严经》载:“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遂被附会为观音菩萨的道场,成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元、明、清各朝都曾对普陀山赐金拨银,进行修缮和扩建。

清康熙年间,荷兰殖民者点据普陀山,将寺院焚毁殆尽。后来,康熙皇帝两次拨款修复,到清中叶已拥有三大寺、八十八庵院(中型佛寺)、一百二十八茅棚(小型寺院)。

大部分建置在岛的东南部。当时山上香火鼎盛,僧众多达三千余人。普陀山成了闻名海内外的佛教胜地,国内各地以及日本、东南亚的佛教徒前来此“海天佛国”朝拜的,络绎不绝。

直到1945年抗战以后,普陀山尚有大小寺院庵堂八十余所。这个所谓佛国圣地,名扬海外,尤其在东南亚佛教界和华侨中影响很大。

解放后,国家对主要寺院和风景点进行了多次整修,国内外游客更是纷至沓来,四季不绝。普陀山现正在修复中,目前对外开放的有三大寺、四大庵等二十多个风景点。

扩展资料:

地处浙江省杭州湾东南海中的普陀山,峰壑竞秀,奇石嶙峋,花木葱茏,泉流掩映,金沙雪浪,风光旖旎。如普陀旧志云:“名山胜境,本仙真栖息之乡,绝岛荒嵎,为贤者避世之地。

伊人宛在,游子关情。”这座名山中的道教文化印迹,千百年来,让文人墨客们感怀不已,留下了不少咏叹之词。

普陀山“短姑道头”的传说:

据《普陀山志·灵异》记述,相传有嫂子和小姑子两人多年来一直虔诚地礼敬观音菩萨,积多年的心愿,姑嫂俩远道航海到普陀山来进香。船到普陀山,姑嫂正准备登岸上山进香。

恰在此时,小姑子来了天癸。因为传统的观念认为女子在此时为不清净,不能礼佛拜神,只能请嫂子代为上山进香,在菩萨面前了却自己的心愿。嫂子借小姑子的短处有点取笑她。

小姑子既惭愧又痛恨自己,但是没有办法,只能独自坐在船上静等嫂子进香回来,白费了多年的虔诚心愿。不多时,海水涨潮,恰逢涨大潮的时候,潮水很快淹没了船靠岸上山的小路。

小姑子乘坐的船成了海中的孤舟。独自一人,四处无靠,小姑子既饿又害怕,真是孤立无援,天地不灵,小姑子只能默念观音菩萨。

不一会儿,正当小姑子情绪低落的时候,岸上来了一个手提盛饭竹篮的老年妇女,只见老妇不断地向海水中投小石子。说来也怪,小石子扔在海水中就冲不走。

渐渐地小石子堆出了一条从岸边到船上的小路。老年妇女趟水踩着小路走到船上,为小姑子送来了饭食。小姑子感到奇怪,平白无故怎么会有人送饭来呢?刚要问话,那老妇不管这些。

放下饭食并不答话转身就走。小姑子一天没有饭吃,已经饥渴难忍,以为是嫂子想着自己,托人送来的饭食。诱人的饭香容不得小姑子多想,先吃了再说。肚里有了饭食,小姑子踏实多了。

一心念叨还是普陀山好人多。天色已晚,潮水退了,嫂子礼佛进香后踩着刚成形的小路回到船上,看到小姑子孤独一人等侯在船上,这才想起小站子还滴水未进呢。

正在犯愁如何回去向公婆交代的时候,小站子却感谢嫂子的思德,弄得嫂子摸不着头脑。小姑子指着竹篮向嫂子述说了有人给她送饭的经过,认定是嫂子贤惠。

这一说,嫂子更觉内心有愧,认识到可能是著萨显圣,以此安慰这个远道度诚来进香,又因为特殊原因无缘得见菩萨面的小女子。自己取笑了小姑子,让小姑子受了委屈。

著萨有所怪罪,应该立即返身回殿再拜谢菩萨宽恕。嫂子回到大殿,再上香祷谢,叩头再三,然后抬头仰瞻莲花座上的菩萨,只见观音大士的衣裙还是湿的。

这一下验证了嫂子的推测,小姑子的虔诚让她看到了菩萨,感受到了菩萨的恩德,也让嫂子知道菩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从此,为了昭示小姑子的虔诚,纪念菩萨的显灵,姑嫂俩停船的地方就称为“短姑道头”,菩萨扔石子形成的小道至今仍旧天然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陀山

普陀山有什么来历

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唐大中(公元847—860)年间,有梵僧(又说西域僧)来山礼佛,传说在潮音洞目睹观音示现。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日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回国,途经普陀山海面时触新罗礁受阻,于潮音洞登岸,留佛像于民宅中供奉,称“不肯去观音院”,观音道场自此始。

宋元两代,普陀山佛教发展很快。宋乾德五年(公元967),赵匡胤遣内侍(太监)王贵来山进香,并赐锦幡首开朝廷降香普陀之始。元丰三年(公元1080),朝廷赐银建宝陀观音寺(即今前寺)。

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秦安其生、汉梅子真、晋葛雅川,都曾来山修炼。

扩展资料

普陀山景点大观

1、十二景观

游览普陀山的历代名人曾凭各自的观感,分别有“普陀八景”、“普陀十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六景”之颂赞。

明代文学家屠隆有咏“普陀十二景”诗:梅湾春晓、茶山夙雾、古洞潮音、龟潭寒碧、大门清梵、千步金沙、莲洋午渡、香炉翠霭、洛迦灯火、静室茶烟、磐陀晓日、钵盂鸿灏。

清代裘班所编的《普陀山志》载十二景为:短姑圣迹、佛指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照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

2、梅湾春晓

海湾春晓指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部山湾为梅湾,也称作前湾。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多好养梅怡性。每当早春季节,春回大地,遍山野梅,香满山谷,青山绿树,映衬着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誉为“海上罗浮”。

3、法华灵洞

法华灵洞奇特景观,方圆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余处:有的狭隘低迫,伛行可过;有的宽广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丰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虽多,层复出奇,唯此洞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东南大柱”等题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陀山

浙江舟山普陀山梵音洞景点介绍

梵音洞是普陀山著名的观音菩萨示现真身的岩洞,洞北侧崖壁上的“梵音洞”三字,是康熙皇帝御笔亲题。这里和紫竹林旁边的潮音洞并称为“两洞潮声”,是普陀十二景之一,佛经中“梵音海潮音,生彼世间音”所描写的就是这里。

梵音洞山势险峻,洞高80余米,海潮日夜冲击,声若惊雷,信徒们面崖礼拜,求观音现身,所见各异。“雪涛怒击玲珑石,洗净人间丝竹声”,这是近代作家郁达夫为赞梵音灵洞所做的诗句,长久以来,梵音洞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变幻莫测的奇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站在云遮雾的瞻胜阁中,听潮观海,放佛置身世外仙境一般。地址:舟山市普陀山梅岑路85-1号(普陀山正山门旅游服务中心,普陀山售票窗口旁边)门票:1月份、12月份140元/人次;2月份至11月份160元/人次;正月初一至初五、五月一日至三日、十月一日至五日200元/人次;(普陀山景区门票不包含寺院香花券和洛迦山景点门票)普济寺5元、法雨寺5元、慧济寺5元、紫竹林5元、大乘庵2元、南海观音6元、西方净苑(观音跳)2元、洛迦山景点单门票18元/人电话:4006608690;0580-3191919开放时间:6:30-21:00公交车:普陀山由两条旅游专线车将大多数景点连接起来。这两条专线车每隔10~15分钟一班,运营至17:00止,17:00以后各类车辆陆续收工,游客应在此前返回住地。从码头到前寺4元,从百步沙到索道站8元。 1号线:百步沙(普济寺)、百步阁、紫竹林、入三摩地、码头、海防新村、海鲜园、宝陀饭店、西天渡口(香会期及特殊节假日停驶) 2号线:百步沙(普济寺)、朝阳洞、大乘庵、法雨寺、飞沙岙、宝月庵、古佛洞、索道站出租车:普陀山景点较分散,团体包车更划算,12座国产丰田面包车400-600元/天,20座国产丰田中巴车800-1000元/天,普陀山旅游淡旺季明显,淡季可议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麦穗旅行网

    本文地址:https://www.rtphost.com:443/lyzx/7446.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