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繁华的东方明珠,拥有许多著名的地标建筑,其中外白渡桥更是独树一帜,承载着百年沧桑的历史记忆。它是一座连接黄浦江两岸的重要桥梁,见证了上海的变迁与发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外白渡桥的故事。
一、外白渡桥的来历
外白渡桥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北起外滩,南至浦东新区,始建于1907年,由英商怡和洋行投资建设。当时,这座桥被称为“威尔逊桥”,以纪念美国总统威尔逊。1930年,桥名改为“外白渡桥”,沿用至今。
二、外白渡桥的历史变迁
1. 建筑风格
外白渡桥是一座典型的欧式桥梁,采用了钢架结构,外观古朴典雅。在百年间,虽然历经风雨,但始终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2. 交通功能
外白渡桥作为连接黄浦江两岸的重要通道,见证了上海交通的发展。从最初的步行桥,到后来的汽车桥,再到如今的观光桥,外白渡桥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
3. 历史事件
外白渡桥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变迁,许多重要事件都与之密切相关。如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外白渡桥是起义军的重要阵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时,外白渡桥也是重要的战略要地。
三、外白渡桥的文化内涵
外白渡桥不仅是上海的交通要道,更是上海文化的象征。以下是一些与外白渡桥相关的文化内涵:
1. 美术作品
许多艺术家将外白渡桥作为创作素材,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如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外白渡桥》等。
2. 文学作品
许多作家将外白渡桥融入文学作品,描绘了上海的风情。如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3. 音乐作品
一些音乐家以外白渡桥为题材,创作了优美的旋律。如电影《上海滩》主题曲《外滩十八号》等。
四、外白渡桥的旅游价值
外白渡桥作为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以下是一些与外白渡桥相关的旅游项目:
项目名称 | 项目简介 |
---|---|
外白渡桥观光游 | 游客可乘坐游船,欣赏外白渡桥及其周边风景 |
外滩观光隧道 | 游客可通过观光隧道,感受外滩的历史变迁 |
外白渡桥夜景游 | 游客可在夜晚欣赏外白渡桥的灯光秀 |
外白渡桥,这座百年桥梁,承载着上海的历史与文化。如今,它已成为上海的重要地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站在外白渡桥上,望着滚滚长江水,不禁让人感慨万千。这座城市,在历史的沉淀中不断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而外白渡桥,将继续见证上海的辉煌历程。
外白渡桥在什么地方
上海外白渡桥位于黄浦区,前往此景点的交通方式:公交乘坐公交19路、61路、317路至【吴淞路天潼路】站下车。地铁乘坐地铁10号线至【天潼路】站下车。出租车距上海火车站约4公里,10分钟的车程。车费大约20元。
已有百年历史的外白渡桥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承载着老上海的历史文化,也见证着新上海的日新月异。只要跟早期上海相关的电影、电视剧都会在此取景,这里也是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拍摄婚纱照的新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外白渡桥是一座全钢结构的桥梁,全长106.7米,两跨52.16米,是上海市区连接黄浦和虹口区的重要通道,行人和车辆分道而驶。白天站在桥上可以观赏到苏州河两岸风景,一侧为老式弄堂,一侧为现代建筑,新旧交替无不让人感慨万千。
而入夜后,远近的景观灯光将它衬得更加绚丽热闹,吸引着来往行人的目光,你可以在桥上远眺外滩的景色,人民英雄纪念塔、中国银行大楼清晰可见,黄浦江对岸的
、
、
、
等建筑更是灯火通明。要是夏天来的话,在这里吹吹黄埔江边的风,看着轮渡上的人们,听着汽笛的呜呜声,走走看看,甚是惬意。
白渡桥和外白渡桥区别
地理位置不同、桥梁结构不同。
1、白渡桥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虹口滨江两岸,连接了虹口区西部与南北两岳。而外白渡桥则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部,松江河下游,连接着宝山区和上海嘉定区。
2、白渡桥主桥采用双塔双索面悬索桥,桥塔高58.8米,跨径260米,是上海市第一座现代化的钢结构公路桥梁。外白渡桥主桥则是一座全长973米的斜拉桥,最大跨径138米,采用了双塔、单平面、双索斜拉桥的设计方案,是上海市规模较大的斜拉桥之一。
外白渡桥历史与意义
第一代桥
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它是由供职于怡和洋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洋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多为洋行经理或鸦片巨贩)凑资组起的“苏州河桥梁公司”(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桥梁建造为主的公司)投资建造的。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第二代桥
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当年的英国人叫它“花园桥”(Garden Bridge),并在桥头立铜质纪念碑刻字记载(1949年后铜碑被毁),而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拆除。这也是第二代桥——“外白渡桥”的由来。后来数十年,民间口误,读音成“外白渡桥”,于是,约定俗成地沿袭下来。再后来,历史走到今天,这其中的“涵括”早已经不止是一座桥的名字。
第三代桥
到了光绪年间,木桥几经补修,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局决定另建新桥代替。筹建时曾有钢桥、木桥两种设计图纸与预算方案供工部局参考。两种桥梁宽度相同,设计要求都能承受一级城市桥梁通常能够承受的载重。其中,木桥使用寿命20年,造价8.3万两,每年维修费用按造价的4%计算为3320两。钢桥使用寿命50年,造价20万两,每年维修费按造价的0.35%计算为700两。工部局工程师兼测绘师查尔斯·梅恩认为虽然钢桥先期投资较大,但外白渡桥位置重要,日常交通量大,又需铺设复线电车轨道,建造钢桥可以得到长久的好处。同时英商电车公司表示愿意为钢桥改建费用捐助3500英镑。通过对拟建中的钢桥、木桥不同造价及按照复利年利率6%计算50年后所获款项的比较,工部局选择了钢结构桥,并刊登广告征求新桥设计和承建招标书。在17份投标书中,最后由豪沃思·厄斯金公司(Howarth Erskine Ltd.)以1.7万英镑中标,并由英国达林顿市克利夫兰桥梁建筑公司制造钢件,威斯敏特市的帕利和比德公司代表工部局在英国监督加工制作。
光绪32年,打下第一根桩,第二年竣工。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简支铆接钢桁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经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桥。新桥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于法国艾菲尔铁塔十一年。桥宽60英尺(其中车道36英尺,人行道24英尺),长171英尺,为当时技术最新的钢铁结构。工业革命的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铁架桥梁兴起于18世纪的英国,钢架桥梁兴起于19世纪的美国。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由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有钢材料皆从英国进口,由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座桥梁的设计和架构。类似的钢结构桥,在当时,除了上海,还有横跨天津海河的万国桥(今名解放桥),建于1902年,比外白渡桥的建成时间还要早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以也叫“法国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麦穗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