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送别时的凄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本文将从诗歌的意境、情感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深入解读。
一、诗歌意境
1. 芙蓉楼
“芙蓉楼”是诗歌的背景,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芙蓉楼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楼。诗人以“芙蓉楼”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月夜送别的画面。
2.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乌啼霜满天”是诗歌的开篇,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月夜景象。月亮落下,乌鸦啼叫,霜气弥漫,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寓意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3. 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枫渔火对愁眠”描绘了江边枫树、渔火与诗人愁眠的景象。江枫、渔火与愁眠相互映衬,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4. 岐王宅里寻常见
“岐王宅里寻常见”描绘了岐王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岐王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故居,诗人以此寄托对友人的思念。
5. 平明送客楚山孤
“平明送客楚山孤”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平明时分,诗人送别友人,友人独自离去,楚山孤峙,寓意着友人的孤独与无助。
二、诗歌情感
1. 深情厚谊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在送别之际,诗人以“芙蓉楼”、“月落乌啼霜满天”等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孤寂与寂寞
诗歌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3. 无奈与无助
“平明送客楚山孤”一句,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无奈与无助。
三、修辞手法
1. 比喻
诗歌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如“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将自然景象与诗人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2. 对仗
诗歌中运用了对仗手法,如“江枫渔火对愁眠”,使诗歌节奏明快,韵律优美。
3. 象征
诗歌中的“芙蓉楼”、“岐王宅”、“楚山”等意象,具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以其独特的意境、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修辞手法,成为唐代送别诗的佳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不禁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所感动,也为诗歌所描绘的凄美景象所陶醉。
《芙蓉楼送辛渐》古诗的全文是什么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译: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往丹阳城南望去,只见秋海阴雨茫茫;向丹阳城北望去,只见楚天层云深深。高楼送客,与友人依依惜别,心情悲愁,喝酒也不能尽兴。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全文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寒雨连江夜入吴,
○ ● ○ ○ ● ● △
平明送客楚山孤。
○ ● ● ● ● ○ △
洛阳亲友如相问,
● ○ ○ ● ○ ○ ●
一片冰心在玉壶。
● ● ○ ○ ● ● △
[题解]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编辑本段]【译文】
满江寒雨绵绵连夜来到镇江,黎明送客时楚山也形单影孤。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是心地纯洁如冰心玉壶。
[编辑本段]【注释】
1. 芙蓉楼:城楼,原址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4.平明:清晨。
5.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6.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7.孤:独自,孤单一人。
[编辑本段]【韵译】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的心就像冰心一样晶莹剔透,如玉壶一般坚守信念!
寒雨连江夜入吴,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平明送客楚山孤。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
洛阳亲友如相问,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问起我。)
一片冰心在玉壶。
(就说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芙蓉楼送辛渐意思
《芙蓉楼送辛渐》意思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内容为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时。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是王昌龄出任江宁县丞时所作。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后两句写作者与友人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全诗表达了诗人决心保持高尚正直、纯洁品格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麦穗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