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位于我国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这座宏伟的佛像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关于乐山大佛的发现,却一直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中。本文将带领读者揭开这层神秘面纱,探寻乐山大佛的发现历程。
一、乐山大佛的历史背景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当时,四川地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佛教文化盛行。唐代皇帝崇信佛教,大力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乐山大佛应运而生。
二、乐山大佛的发现过程
1. 传说故事
关于乐山大佛的发现,流传着许多传说故事。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三江汇聚,佛现人间”的传说。相传,在乐山大佛开凿之前,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水流湍急,时常发生洪水灾害。当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于是,他们纷纷向佛祖祈求,希望能化解这场灾难。佛祖被百姓的虔诚所感动,便派神龟将佛像从天而降,置于三江交汇处,以镇住洪水。从此,乐山大佛便成为了当地百姓的信仰中心。
2. 实际发现
虽然传说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但乐山大佛的实际发现过程却有着严谨的历史记载。据《乐山县志》记载,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有一位名叫海通的僧人,立志要为百姓消灾解难。他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来到了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在这里,海通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岩石,形状宛如佛像。于是,他决定在这里开凿佛像,以祈求佛祖保佑百姓平安。
3. 开凿过程
乐山大佛的开凿历时90年,由海通僧人发起,后由其弟子继承。在开凿过程中,工匠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将佛像雕刻得栩栩如生。据史料记载,乐山大佛开凿时,工匠们采用了多种先进的雕刻技艺,如镂空、浮雕、圆雕等,使佛像更具立体感和艺术价值。
三、乐山大佛的发现意义
乐山大佛的发现,不仅为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宗教价值。
1. 历史价值:乐山大佛的开凿,见证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为研究我国古代佛教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2. 文化价值:乐山大佛作为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智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 宗教价值:乐山大佛作为佛教圣地,吸引了无数信众前来朝拜,成为我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乐山大佛的发现,是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在探寻乐山大佛的发现历程中,我们不仅领略了古代石刻艺术的魅力,更感受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信仰。如今,乐山大佛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着千年古佛的神秘面纱。
中国分别在哪年对乐山大佛进行了测量
1962年,乐山文化部门维修大佛,测得高度为71米。其计量的基点,是从大佛踏座底部到佛顶,采用的是分段绳测法,误差很大。但这一数据一直沿用下来。
从1981年起,不少单位对乐山大佛的高度进行了测量,采用了较为先进的仪器。1981年至1982年,乐山市城建委请四川省勘测设计院测量的结果是:从佛顶至足底“身高为60.50米。”
1984年,西南水利电力勘察院设计队测量的结果是:从佛顶至足底高度为60米;从佛顶至踏座底高度为62.1米。
1986年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测量队与水利电力部华东勘测设计院测量队联合采用近景摄影法测得的结果是:从佛顶至足底高度为59.2米。
1987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采用近景摄影法,测得结果是:从足底至头顶坐高58.7米。很显然,这些年以来测绘单位4次实测的结果是接近的,大佛身高在58.7米至60.5米之间,误差在1.8米之内。加上高2米的踏座,现存大佛的通高在60.8至62.6米之间。
问下 乐山大佛是怎么被发现的
不是发现是面世。。。
乐山大佛的传说
传说唐朝初年,凌云山上有一座凌云寺,凌云寺里有一个老和尚,叫海通。当时凌云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水深流急,波涌浪翻,经常吞没行船,危害百姓。海通和尚眼看船毁人亡,心中十分不忍。他想三江水势这样猖獗,水中必有水怪。要是在这岩石上刻造佛像,借着菩萨的法力,定能降服水怪,使来往船只不再受害。
于是他请了两个有名的石匠来商量刻佛像的事。这两个石匠一个叫石诚,一个叫石虚。老和尚对他们说:“我准备在这凌云山岩上刻造佛像,请你们来商议商议。”石虚一听要在岩石上刻石像,心里很高兴。他想,这凌云山十分秀丽,凌云亭非常宏伟,每年来这儿朝山拜佛的人很多,我若在山岩上刻出许多各式各样造型的佛像来,我的本事岂不就一下传扬开来!以后请我刻像的人就会愈来愈多了。想到这里,他就说:“三江水怪,十分凶狠,我看只有造千尊佛像才能把它镇住。”这时,老和尚见石诚在旁边一言不发,就问他:“石诚师傅,你觉得如何?”石诚不慌不忙地说:“我看就刻一尊像这山岩一样高大的佛像吧。”石虚一听忙摇头说:“山岩这样高,石头这样硬,你这尊佛像哪年哪月才能刻好?”石诚说:“这岩石硬就能经受风吹雨打,佛像大才能镇住三江妖魔。”老和尚见二人争持不下,就说:“你们二人不要再争了,干脆一个刻大佛,一个刻千佛吧。”
说完,海通和尚就出外化缘去了。从此,石诚、石虚两人就各自选岩构图,雕琢佛像。石虚选择了那最显眼,石头不太坚硬的沿江一片红砂岩,开始雕琢起来。他刻了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又刻了南海观音慈航普渡,刻了十八罗汉降龙伏虎,又刻了普贤菩萨指点迷途。只听凿子响,只见石片飞,他刻了一尊又一尊。刻了两年,眼看就要刻完了。而石诚呢,却选择了一块又高又难走又硬的大岩石。他和徒弟们在山岩上搭建了架子,攀着岩石,开始雕琢大佛。石虚的千手佛刻完了,而石诚的大佛连一只脚也没有刻完。石虚讥讽地说:“我两年刻了千尊佛,你两年还没刻完大佛的一只脚。”石诚毫不气馁地说:“你千尊佛,万尊佛,抵不上我大佛的一只脚。”说完又继续雕琢起来。
老和尚化缘回来还请了许多凿石造像的能工巧匠,让他们和石诚一起雕琢大佛,附近的老百姓听说老和尚请人雕琢大佛镇压三江水怪,也纷纷赶来帮忙。有的烧茶,有的送饭,一时之间,凌云岩上人来人往,锤声如雷,岩片似雨。
住在岩下深潭里的水怪,每天被岩上的石块打得胆战心惊,眼看巢穴快要被填平了,它涌起千丈巨浪,想把工人们从岩上卷到水里淹死。石工们眼看怪物涌起水来,就纷纷拣起岩上的石块向它打去。岩石像冰雹一样,不一会儿,就把水怪埋葬在乱石堆里。从此大佛岩下,风平浪静,而大佛的样子也一天天显露出来。
这时,嘉州有个官吏,爱财如命。他听说老和尚从外地化了许多银两,便打起了坏主意。有一天,他带着几个官兵来到凌云寺,对老和尚说:“胆大的和尚,你修建大佛,不先报官立案,目无王法,罚你银两一万两,限三天交齐。”老和尚说:“大人,修建大佛是为了镇压三江水怪,解除百姓苦难,这银子是我化缘来修建大佛的,不能动啊!”那官吏见老和尚不答应,就恐吓说:“要是不交钱,就剜去你的眼睛。”他以为老和尚怕剜去眼睛,就交银子。谁知话刚说完,老和尚面不改色地说:“我宁愿把眼睛剜去,也不能动修建大佛的钱!”说完,就自己剜去双眼,端在盘子里向那官吏走去。那官吏见老和尚真的剜去双眼,吓得不停后退。谁知一时忘了身后是悬崖,一下子摔死了。
这时,那一对眼睛又飞回老和尚的眼眶里。那些贪官污吏见了,再也不敢去敲诈老和尚的钱了。
后来,老和尚生病快要死了,但大佛还没有完工。他把几个弟子和石工们叫到床前:“我可能看不到大佛完工了。我死以后,你们一定要继续造大佛。”说完,他就咽气了。老和尚死后,他的徒弟就领着大家继续建造大佛。不久,石诚也死了,他的徒弟们仍旧在雕琢大佛。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经过了90年,大佛终于建成了。
看到了吧、
神秘的大佛是哪一年上映的
《神秘的大佛》是1981年上映的。
《神秘的大佛》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悬疑惊险动作片,由张华勋执导,刘晓庆、张顺胜、管宗祥、葛存壮等出演,于1981年上映。该片讲述了解放前夕,在四川乐山,以海能法师、梦婕和归国华侨司徒俊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志士保护佛财的故事。
作为国产片中较早的一部武打片和娱乐片,该片曾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尽管有不足之处,但它毕竟在我国娱乐片的领域中作出了新的尝试。它所勾勒的关于寻找佛财的故事,情节曲折诱人,并具有伸张正义、铲除邪恶的思想倾向。影片的武打设计也有自己的特色,为以后的国产同类影片提供了积极的、有益的经验。
《神秘的大佛》详细剧情
东南亚华侨司徒骏应一个名叫安康的人的书信约请,回国来到乐山凌云寺,引起了各方的关注。经一个小和尚的引荐,司徒骏找到了安康,原来他是司徒骏的亲叔叔海能法师。他向司徒骏诉说了有关一笔巨额佛财的事。
早年,司徒骏的父亲为维修乐山大佛,筹集了一大笔钱财,因而被军统特务郑浩山所害,帮他保藏这笔佛财的好友么哥,也遭恶霸沙舵爷的毒手。临终,他将佛财的秘密告诉了海能法师。后来有不少人前来探寻佛财,都被一个怪面人杀害。海能法师正与司徒骏谈话间,忽然发现屋外有人偷听,便中止了谈话。
当夜,怪面人又出现了,强迫海能法师讲出佛财的秘密,法师不从,被挖去一只眼睛。案发后,警察队长翁剑鸣秘密察访,险遭怪面人杀害。这个怪面人原来是郑浩山之子特务郑翰。
一天,又出现了另一个怪面人,火烧藏经楼,挟持海能法师下山,正遇到郑翰欺骗司徒骏上山。郑翰杀死了这个怪面人,原来他就是小和尚。这时沙舵爷家的女教师梦婕现身,她其实是么哥的女儿,在暗中保护司徒骏。
郑翰死里逃生,投奔沙舵爷,共谋炸毁大佛,觅取佛财。梦婕率众赶来,打死郑翰、沙舵爷。海能法师领着司徒骏、梦捷等人终于找到了佛财一座金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麦穗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