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简介100字(乐山大佛的资料简介200字)

乐山大佛,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也是中国四大佛教石窟之一。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乐山大佛,探寻它的神秘与魅力。

一、乐山大佛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乐山大佛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传,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一位名叫海通的僧人,为了祈求消除水患,发誓要雕刻一尊巨大的佛像。经过20多年的努力,海通终于完成了这一伟业,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的乐山大佛。

二、乐山大佛的雕刻技艺与规模

乐山大佛高71米,头高14.7米,耳长7米,肩宽24米,脚面长达10米,可以容纳千余人站立。佛像坐姿端庄,神态安详,气势恢宏。其雕刻技艺精湛,线条流畅,形象生动。佛像头部刻有99个发髻,每根头发都能清晰辨认,令人叹为观止。

三、乐山大佛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乐山大佛作为佛教文化的象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佛教信仰的普及与深入。在唐代,佛教在中国达到了鼎盛时期,乐山大佛的建造正是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缩影。乐山大佛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佛像面容慈祥,给人以安宁、平和的感觉,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山大佛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在古代,人们能够克服重重困难,雕刻出如此巨大的佛像,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四、乐山大佛的旅游价值与保护现状

乐山大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是一处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遗迹。近年来,乐山市加大了对乐山大佛的保护力度,通过修复、维护等措施,确保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下去。

五、乐山大佛的未来展望

乐山大佛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它的未来值得我们期待。在新的历史时期,乐山大佛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为人们提供精神寄托。我们也要不断提高对乐山大佛的保护意识,确保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能够永葆生机。

总结

乐山大佛,这一千年石窟,不仅是一尊佛像,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让我们共同走进乐山大佛,感受它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表格:乐山大佛相关信息

项目 内容
地理位置 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
建造年代 唐代
高度 71米
头部发髻数量 99个
旅游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佛教文化象征
保护现状 加大保护力度,确保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在今后的日子里,愿乐山大佛继续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芒,为人们带来无尽的惊喜与感动。

乐山大佛简介 50字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的凌云山上,“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发髻有1021个,耳长6.72米,鼻长5.33米,眼长3.3米,肩宽24米,手的中指长8.3米,脚背宽9米,长11米,可围坐百人以上,比起曾号称世界最大的阿富汉帕米昂大佛(高53米)还要高出18米,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

乐山大佛英文简介

The Great Buddha is the sitting image of Maitreya Buddha. It is 71 meters high. This is the largest cliff stone statue in China.

译文: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The Leshan Buddha was unearthed in the first year of Kaiyuan(713)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completed in the nineteenth year of Zhenyuan(803), which lasted about ninety years.

译文: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Leshan Grand Buddha Scenic Area is composed of Leshan Grand Buddha, Lingyun Mountain, Wuyoushan Mountain and Grand Buddha.

译文: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It is a national 5A tourist attraction and a part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Leshan Grand Buddha in Emeishan Mountain.

译文: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

On October 8, 2018, Jiuqu Trestle Road in Leshan Grand Buddha Scenic Area was closed before construction.

译文: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已经开始施工前打围封闭。

On April 1, 2019, th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rescue and protection of Leshan Dafo disaster area in Sichuan Province, which lasted nearly half a year, was completed.

译文:2019年4月1日,历时近半年的四川乐山大佛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结束。

The Grand Buddha of Leshan formally went out of customs, and the Jiuqu Trestle Road and Buddhist sightseeing platform in the scenic area were reopened.

译文:乐山大佛正式“出关”,景区的九曲栈道和佛教观光平台重新开放。

扩展资料: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着重要作用。佛像头部的18层螺旋馒头中,第四层、第九层和第十八层有一条横向排水沟,胸前左侧的排水沟与右臂后部的排水沟相连。耳朵后面是悬崖峭壁,有左右相连的洞穴。

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不是相互贯通的。这些沟渠和洞穴构成了一个科学的排水、防潮和通风系统,可以防止佛陀的侵入性风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山大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山

关于乐山大佛的资料

乐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的凌云山栖鸾峰西壁,是一尊弥勒坐像。

乐山大佛依山凿成,坐东向西,头顶苍穹,脚踏三江,远眺峨眉,近瞰嘉州。坐佛通高71米,与凌云山齐,魁伟高大,相好庄严,比例匀称:头宽10米,鼻长5.6米,耳长7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嘴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8米,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脚背至膝高28米,头顶有发髻1051个。

在佛颈后壁至佛脚,还巧妙隐蔽着科学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石刻造像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坐佛像。

据唐代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等文记载,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完工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前后延续90年,历经四个皇帝(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和三代人。

扩展资料:

乐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与此处汇合,造型庄严而神圣,随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在滔滔岷江之畔。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

佛像的建筑工程量庞大,令人惊叹不已。用亚洲考古学家查尔斯.海厄姆来说就是:“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历史遗存之一”。不假,佛像的建成花费了几代僧人的毕生心血,历经百年最终竣工。最开始是由睿智和仁爱的海通法师发起。

乐山大佛雕凿在10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雄伟、壮观的摩崖雕凿的佛。乐山大佛不仅体现着古代人民的宗教信仰,也是海通精神的象征,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大佛修建于公元713年的中国唐代,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靠着简单的凿子,坚定的信念和艰苦卓绝的努力雕凿而成。任何其他古代的摩岩石刻,都未曾达到这座大佛的71米高度。回想一千多年前在海通法师的鼓舞下,日复一日的坚持这场战斗。

凭借他的仁爱和勇气,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了一份巨大的礼物。海通建造佛像的初衷也是为了让,常在三江上来回穿梭的人们得到佛祖的庇佑,减少在河上发生的事故,因为他目睹了太多船毁人亡的事故。

工匠们在海通法师的指导下将一座悬崖慢慢雕凿成宗教瑰宝的同时,海通花费了10年的时间正在四处奔走筹集建造大佛的资金。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就开始意识到保护大佛的重要性,对大佛进行反复修护。现在看来,保护大佛的意义也变得尤为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山大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麦穗旅行网

    本文地址:https://www.rtphost.com:443/lyzx/6711.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