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光寺(宝光寺的罗汉堂)

宝光寺,位于我国四川省乐山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自唐宋以来,宝光寺便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佛教内涵,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本文将从宝光寺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对这座千年古刹进行深入剖析,以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一、宝光寺的历史渊源

宝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宝光寺最初名为“龙兴寺”,后因寺内供奉的佛像名为“宝光佛”而得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宝光寺历经沧桑,多次重建,逐渐形成了今日的规模。

二、宝光寺的建筑特色

宝光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唐宋时期的建筑艺术。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其中,大雄宝殿是寺内最为宏伟的建筑,殿内供奉着三尊高大庄严的佛像,分别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

1. 山门:山门是进入宝光寺的第一道门,气势恢宏,雕刻精美。门两侧的石狮威风凛凛,象征着佛教的庄严与神圣。

2. 天王殿:天王殿位于山门之后,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寓意着国泰民安。

3.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宝光寺的核心建筑,殿内供奉的三尊佛像高大庄严,气势磅礴。殿内壁画、佛像雕刻精美,展现了唐宋时期的艺术风格。

4. 藏经楼:藏经楼位于寺内东北角,是宝光寺的文物宝库。楼内收藏有大量佛教经典、文献和历史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

三、宝光寺的文化内涵

宝光寺作为一座千年古刹,其文化内涵丰富多样。以下将从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

1. 佛教文化:宝光寺是佛教文化的传播地,寺内僧侣潜心修行,弘扬佛法。宝光寺的佛教活动丰富多彩,如法会、讲经、放生等,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朝拜。

2. 民俗文化:宝光寺周边的民俗文化独具特色,如乐山大佛、峨眉山等。这些民俗文化与佛教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3. 历史文化:宝光寺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发展变迁,寺内壁画、碑刻等文物反映了唐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宝光寺还与许多历史名人有关,如李白、苏轼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宝光寺作为一座千年古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内涵。它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播地,也是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背景下,宝光寺将继续弘扬佛法,传承文化,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宝光寺门票及开放时间

宝光寺是我国一座历史悠久且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寺院从里到外都透露着非常古朴的气息,建于唐代,直到宋代时有着僧众三千余人,不少人都会在节假日前去游玩,宝光寺如今成为了成都十大景点之一。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一份宝光寺资料,有需者详情请见下文。

门票

5元

宝光寺门票+舍利子门票:35元;宝光寺门票+舍利子门票+讲解:95元

优待政策

儿童:身高1.3米(不含)以下的儿童,免费

开放时间

9:00-17:00;有时会提早至8:00开门。

交通

乘新都k2路、新都k8路等公交车在宝光广场站下车后步行约300米可达

咨询电话

028-83972247

景点介绍

宝光寺保存了早期佛寺的典型布局结构,其寺中舍利塔始建于于唐代,是一座高30米的13级密檐式方形砖塔。寺内有我国历史较悠久、规模较大的泥塑罗汉堂,以及从南朝至清朝的众多文物与佛教圣品。

宝光寺主要由一塔、五殿、十六院组成,四面经墙环护、绿树萦绕。中轴线上,福字照壁、山门殿、舍利塔、七佛殿、紫霞山依次而立;两旁有钟楼、鼓楼、戒堂等建筑。宝光寺文物众多,其中有: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1540年)的千佛碑、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的施衣功德碑、唐僖宗行宫遗础、元代金银粉书《华严经》、明永乐年间的“尊胜陀罗尼”石幢、清代《大藏经》、玉佛和石刻舍利塔,以及被称为“镇寺三宝”的舍利、贝叶经和铜优昙花等。

小编提示

疫情期间出门应戴好口罩,杜绝扎堆聚集,保护自己的同时也在保护他人。

成都的新都区宝光寺有什么景点介绍吗

一、宝光寺简介

位于成都新都区的宝光寺,是我国规模宏大的寺庙之一。建造具体朝代不详,传说起始于东汉时期。寺庙占地面积120多亩,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主要由一座塔、五座殿和16个院落组成,全用木石结构建造。门票价格仅为5元,堪称良心。

二、舍利塔

宝光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天王殿和七佛殿之间。这座塔修建于唐僖宗年间,已有上千年历史。塔高二十公尺,每层四面镶嵌三座佛像,共计140尊形态各异的佛像。塔内藏有13颗舍利子,使其更加闻名。

三、七佛殿

舍利塔旁的七佛殿,与舍利塔同建于一时。殿内供奉着七座表情各异的佛像,分别是多宝如来、光明如来、宝胜如来、妙色身如来、广博身如来、离怖如来和阿弥陀如来。这座大殿同样值得游客细细观赏。

四、宝光寺的价值

宝光寺不仅是成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因其低廉的门票价格和丰富的游览价值而闻名。来到成都游玩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个绝佳的避暑胜地。

宝光寺简介

宝光寺位于成都北郊18公里处新都县城,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南方“四大佛教丛林”之一,是成都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收藏文物最丰富的一座佛教寺庙。从成都出发,沿川陕路前行十六公里,即可看到一座红墙环绕、佛塔凌空、竹树掩映的高大古庙,这就是新都宝光寺。

宝光寺占地面积120多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殿宇深幽,古木葱茏,五殿十六院层层递进。寺内规模宏大,藏经丰富,僧徒众多。相传始建于东汉,但无信史可考。寺中的塔叫“福感塔”,公元880年,唐代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逃到四川,在寺内修建行宫,并命悟达国师重修庙宇。唐僖宗晚上看见寺中福感塔下发出宝光,便改寺名为“宝光寺”。从这里至今保存了中国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这座寺院最迟建于隋代。寺中的佛塔,即为“宝光塔”。相传唐僖宗在寺内挖出一内藏13颗舍利子的石匣,遂改塔名为“无垢净观舍利宝塔”,又称宝光塔。

宝光塔微向西斜,素有“东方斜塔”之称。相传古时地震,宝塔摇摇欲坠,佛教徒冒生命危险前来保护,感动了天帝,派来四位与塔同高的天神在四周扶持。其中一个用力过猛,塔就从此向西倾斜了。每年前往宝光寺游览、朝拜者在百万人次以上,使得宝光寺成为新都县内的一颗璀璨明珠。

四川省成都新都宝光寺,不仅仅是一座古寺,更是四川著名禅寺,承载着中国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聆听佛经的教诲,体验禅宗的智慧,宝光寺成为了每一个心灵的归宿。

扩展资料

宝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十八公里处的新都区,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此寺相传建于东汉,因史料不足,难以断论。同时在北京通州和黑龙江同样有寺庙命名为宝光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麦穗旅行网

    本文地址:https://www.rtphost.com:443/lyjd/1077.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