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一座坐落在江苏苏州昆山市的古镇,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自宋代建镇以来,周庄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依旧保持着古朴、典雅的风貌。在这座古镇里,古桥、古巷、古宅、古树随处可见,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年代。
一、周庄的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周庄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西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与上海、杭州等地相邻。这里地势平坦,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据史书记载,周庄在宋代时期就已建镇,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曾在这里留下“夜泊牛渚怀古”的名句,使得周庄声名远播。
二、周庄的古镇风貌
1. 古桥与河流
周庄古镇以水为魂,河流交织,古桥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富安桥、双桥、世博桥等。富安桥是一座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石拱桥,被誉为“江南第一桥”。双桥由两座桥组成,一为石拱桥,一为平桥,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世博桥则是一座仿古建筑,展现了现代技术与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
2. 古巷与古宅
周庄古镇共有60多条古巷,其中最有名的是张厅、沈厅、张祥福宅等。这些古宅建筑风格独特,雕刻精美,堪称古代建筑的瑰宝。张厅,又称张东园,始建于明代,是周庄古镇现存最完整的古宅之一。沈厅则是一座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古宅,其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
3. 古树与园林
周庄古镇古树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千年古柏。这棵古柏树龄已达千年,枝繁叶茂,犹如一把巨大的绿伞。周庄古镇还有许多精美的园林,如张园、世博园等。这些园林以山水为景,布局精巧,令人陶醉。
三、周庄的文化底蕴
周庄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下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
1. 水乡戏曲
周庄古镇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昆曲。昆曲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是周庄古镇的文化瑰宝。至今,周庄仍有许多昆曲表演团体,为游客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演出。
2. 水乡民俗
周庄古镇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观灯会等。这些民俗活动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现了水乡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3. 水乡饮食
周庄古镇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以水乡特色菜肴为主。如阳澄湖大闸蟹、白水鱼、莼菜汤等。这些美食让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四、周庄的旅游价值
周庄古镇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以下是周庄旅游的几个亮点:
1. 古镇风光:周庄古镇风光旖旎,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
2. 文化体验:周庄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水乡戏曲、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3. 休闲度假:周庄古镇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享受宁静的时光。
周庄古镇作为我国江南水乡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江南水乡的千年古韵,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周庄,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周庄镇简介
江阴市周庄镇,坐落在美丽的太湖平原,是江苏省著名的乡镇工业重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13.8万,这里经济繁荣,社会发展领先,被誉为“江苏名镇”。其工业实力强劲,2018年工业开票销售额居江苏省首位,荣登全国乡镇综合实力百强排行榜第13名,是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卫生镇、改革试点镇等多重荣誉的集大成者。
周庄的工业体系发达,涵盖纺织、轻工、机械等十多个门类,产品种类繁多,畅销国内外。1984年诞生的江南模具塑化有限公司是江苏省首个乡镇企业与外商合资的企业,带动了国际合作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周庄工业一直位列江苏省前列,早在2005年,就实现了工业产值、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个一”历史性跨越。
周庄科技工业园区,创建于1996年,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规划面积30.21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拥有热电厂、变电站、供水网等,交通、通讯、商务设施一应俱全。园区吸引着德国、荷兰等多国企业投资,为周庄的产业升级和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周庄镇文化底蕴深厚,人才众多,民风淳朴,凭借独特的港口优势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热忱欢迎国内外投资者前来。秉持“解放思想、团结实干、敬业奉献、争创一流”的精神,以优惠条件、优质服务和优良环境,期待与您携手共绘发展蓝图。
扩展资料
始建于1086年的古镇周庄,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名为贞丰里,是隶属于江苏省昆山市和上海交界处的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最为著名的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富安桥是江南仅存的立体形桥楼合壁建筑;双桥则由两桥相连为一体,造型独特;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周庄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
周庄的历史简介怎样啊
周庄镇位于苏州市东南38公里,昆山市境内西南33公里,上海距周庄约70公里,目前车程约1.5小时,沪青平公路建成通车后,往来车程仅需40分钟。
史载于1086年的周庄,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
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周庄镇旧名贞丰里。
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佑年间(公元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 200亩(13公顷多)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
但那时的贞丰里只是集镇的雏形,与村落相差无几。
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随宋高宗南渡。
迁居于此,人烟才逐渐稠密。
元朝中叶。
颇有传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万三之父沈佑,由湖州南浔迁徙至周庄东面的东宅村(元末又迁至银子浜附近),因经商而逐步发迹,使贞丰里出现了繁荣景象,形成了南北市河两岸以富安桥为中心的旧集镇。
到了明代,镇廓扩大,向西发展至后港街福洪桥和中市街普庆桥一带,并迁肆于后港街。
清代,居民更加稠密,西栅一带渐成列肆,商业中心又从后港街迁至中市街。
这时已衍为江南大镇,但仍叫贞丰里。
直到康熙初年才正式更名为周庄镇。
另有资料,周庄地域春秋时期至汉代有“摇城”之说,相传吴王少子摇和汉越播君封于此,周庄的历史就显得更加悠久。
在镇郊太师淀中发掘到的良渚文化遗物,也证明了这一点。
周庄元代时属苏州府长洲县。
明代中期属松江府华亭县,清初复归长洲县。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周庄镇因元和县一分为二,约五分之四属元和县(今吴县市)。
五分之一属吴江县(今吴江市)。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江苏巡抚陈文恭将原驻吴县角直镇的巡检司署移驻周庄,管辖澄湖、黄天荡、独墅湖、尹山湖和白蚬湖地区,几乎有半个县的范围。
周庄由原来的小集迅速发展为商业大镇,与江南富豪沈万三的发迹很有关系。
沈万三利用白蚬江(即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接浏河的优势,出海贸易,将周庄变成了一个粮食、丝绸及多种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庄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最突出的产品有丝绸、刺绣、竹器、脚炉、白酒等。
周庄环境幽静,建筑古朴,虽历经 9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
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有 0.47 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张厅。
同时,周庄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它们共同构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画。
周庄,悠远的历史,给古镇造就了诸多胜景。
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盛赞周庄“不但是江苏省的一个宝,而且是国家的一个宝”。
周庄的魅力,还在于它的文化蕴涵。
沈厅、张厅、迷楼、叶楚伧故居、澄虚道院、全福寺等名胜古迹,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
西晋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等曾寓居周庄;元末是初沈万三得天时地利,成为江南巨富;近代柳亚子、陈去病等南社发起人,曾聚会迷楼饮酒吟诗;当代名人到周庄采风者更不胜枚举,像台湾作家三毛那样钟情周庄,像旅美华人画家陈逸飞画了油画《双桥》后和”双桥”一样驰名世界,像著名古画家吴冠中赞誉 “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像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称颂”周庄是中国的一个宝”等等,他们对周庄情由独钟,可见周庄的魅力何其无穷! ://baike.soso/v63828.?pid=baike.box
周庄古镇简介
周庄古镇是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苏州城东南,位于昆山、吴江、上海三地交界处。
周庄古镇四面环水,因河成镇,依水成街,以街为市。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
周庄古镇主要景点有富安桥、双桥、沈厅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麦穗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