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古镇图片(乌镇古镇图片 风景图片)

乌镇,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向往。它位于浙江省桐乡市,是一座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镇。这里古桥、流水、古宅、古巷交织成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烟雨蒙蒙的年代。

一、乌镇的历史

乌镇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100年,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据史书记载,乌镇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成为江南水乡的重要商业中心。明清时期,乌镇更是繁华一时,被誉为“江南六大古镇”之首。

二、乌镇的自然风光

乌镇的自然风光旖旎,让人陶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乌镇的自然美景吧。

景点名称 景点简介
东栅景区 东栅景区是乌镇最繁华的区域,这里有古朴的街道、石板路、古桥、古宅等。
西栅景区 西栅景区以水乡风光为主,有河道、古桥、古宅、古巷等。
南栅景区 南栅景区以历史文化为主,有古戏台、古庙、古井等。
北栅景区 北栅景区以田园风光为主,有田野、河流、古桥等。

三、乌镇的民俗文化

乌镇不仅自然风光迷人,而且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乌镇的传统民俗:

民俗名称 民俗简介
端午节赛龙舟 端午节赛龙舟是乌镇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
乌镇戏剧节 乌镇戏剧节是乌镇最具特色的节庆活动,每年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戏剧爱好者。
乌镇元宵灯会 元宵灯会是乌镇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灯会。
乌镇茶艺表演 乌镇茶艺表演是乌镇的传统茶文化,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乌镇茶。

四、乌镇的美食

乌镇美食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乌镇的特色美食:

美食名称 美食简介
乌镇三鲜 乌镇三鲜是一道以鱼、虾、蟹为主料的美味佳肴。
糖藕 糖藕是乌镇的传统小吃,口感香甜可口。
葱油拌面 葱油拌面是乌镇的传统面食,味道鲜美。
酱鸭 酱鸭是乌镇的传统名菜,色泽红亮,味道鲜美。

五、乌镇的旅游攻略

想要游览乌镇,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详细内容
交通 乌镇交通便利,可以乘坐火车、汽车、自驾等方式前往。
住宿 乌镇有很多特色民宿和酒店,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美食 游客可以在乌镇品尝到各种美食,建议品尝当地特色美食。
景点推荐 游客可以游览东栅、西栅、南栅、北栅等景区,感受乌镇的水乡风情。

乌镇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古镇,它以独特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美食吸引了无数游客。如果你想要感受江南水乡的魅力,乌镇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目的地。

鲁迅笔下出现的古镇:乌镇在哪里

我的家乡乌镇是一个水乡古镇,比起一些大城市来说,乌镇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可水乡古镇每天都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乌镇的河是乌镇的筋脉,大河、小河纵横贯穿整个乌镇。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河流,微波荡漾。河中鱼儿游来游去,仿佛是在倾听游人的脚步声;一会儿,鱼儿又钻下水底,似乎在和嬉戏玩耍。河面上,轮船发出呜呜的响声行驶着,好像在说:你瞧!我在水上行驶得多快!在东市河,你就看不到大轮船的踪迹。一艘艘乌蓬船在河上缓慢地行驶,一位衣着朴素的船夫,站在船尾,眼睛望着前方,双手握住船桨,悠悠地摇着。船桨在手中摇动,水面扩散出一道道微波。这乌蓬船比起那大河上的轮船,让人感到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有河必有桥,乌镇的桥主要以石板桥为主。石板桥都是拱形的,在桥的半圆形桥洞上往往写着桥的名字。桥,对所有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乌镇的桥并不是那么普普通通,而是饱经风霜。桥上雕刻的花纹已经模糊不清,几棵有顽强生命力的小草在石缝里茁壮成长。走上石桥,迎面吹来了一阵微风,让人感到清爽自在。乌镇的弄也是非常的多,主要分部在东、南、西、北栅,其中众所周知的是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东栅弄堂。东栅的弄堂只有两米左右的宽度,两边那一幢幢陈(旧)久的民宅,并排地通向弄堂的尽头。走在弄堂的石板路上,抬起头望望蓝天,天变得又细又长,云好像害羞似的,只露出一点点。早晨,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亮被黑夜笼罩的大地时,沉睡中的弄堂慢慢地苏醒起来。苏睡的第一声就是的露水滴在地上的声音,接着,鸟儿欢快的歌唱,人们从鸟儿的歌声中醒了。弄堂一下子热闹了,上班的上班,洗衣服的洗衣服,一片忙碌的景象。中午,酷热的太阳对着大地发出一阵又一阵的热量,可弄堂里太阳光一点儿也晒不进去,因为房屋像一排排卫士阻挡着酷热的太阳光的入侵。傍晚,太阳落山了,夕阳将弄堂染成了红色。弄堂里人们聊天,乘凉,夜幕渐渐地降临。弄堂里人们都已回屋睡觉了,弄堂又安静了下来,等待着明天的到来。乌镇还有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茅盾,他的文学作品至今还是人们最喜欢看的书之一。还有一些著名景点,如修真馆,茅盾故居,林家铺子,百床馆,酒作坊等等。这些都是旅客必去的地方。乌镇是我家,我爱我的家乡!158

浙江乌镇古镇在哪里

浙江乌镇古镇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北端,西边和湖州市南浔区相邻,北边和江苏苏州吴江区接壤,是浙江和江苏省交界的地方。

乌镇古镇别名乌墩和青墩,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一直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称呼,在1991年的时候被评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乌镇的交通是非常便利的,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相衔接。

乌镇距桐乡市区有13公里,距离嘉兴、湖州、吴江三市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苏州均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因为交通的便利成为周围城市旅游的热地。

乌镇温暖湿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春长秋短,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6.1摄氏度左右。

乌镇洞栅的景点有文昌阁、修真观、皮影戏馆、戏台、翰林第、竹刻工艺馆、茅盾故居、林家铺子、立志书院、江南百床馆、余榴梁钱币馆、汇源典当等,其中茅盾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镇西栅的景点有亦昌冶坊、昭明书院、王会悟纪念馆、茅盾纪念馆、茅盾陵园、草本染色作坊、厅上厅、白莲塔寺、水上集市等。

乌镇的没事有熏豆茶、三白酒、乌酒、姑嫂饼、定胜糕、臭豆干、萝卜丝饼、酒酿圆子、鲜肉大馄饨、桂花方糕、乌米八宝粥、船头粽、芝麻汤圆、栅桥砂锅、筒骨粥、乌镇白菊。

乌镇在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

乌镇隶属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地处江南水乡。位于东经120°54′,北纬30°64′。地处桐乡市北端,京杭大运河东侧,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为两省三市交界之处。

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相衔接。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周围嘉兴、湖州、吴江三地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镇域面积71.19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风俗民情

1、贺岁拜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过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前一日名除夕,俗称“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新妇盛服向尊长献鞋履,名“辞岁”,尊长给钱与新妇及孩童,名“压岁钱”。当晚并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动。

初一晨起,开门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宗,再拜高堂,长幼循拜,然后会亲朋、贺新岁,统称“拜年”。近代已逐渐简化,不再跪拜。初一都不会客,出门走“喜神方”,初二起亲友互访,至元宵乃罢。

2、元宵走桥,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乌镇人有走桥的习俗,入夜三五结伴出游,途中要走十座桥,路线不可重复,此俗源于旧时普遍流行的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避灾禳解活动,称“走十桥”或“去百病”。

当时妇女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

3、清明踏青,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以后与寒食节合而为一。祭祖扫墓、洗头插花、踏青赏春,各地皆然。而乌镇更有许多与养蚕相关的习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团、裹粽子、设祭“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弓矢,以祈蚕,煮螺蛳,以针挑食螺肉,名“挑青”。清明四乡蚕农齐赴普静寺烧香祈蚕,名“香市”。

4、端午吃粽,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天中节”,家家裹粽子,亲友互相馈赠,相传此俗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古人以“重五”为“毒气横溢,鬼魅活跃”的“恶日”。

于是挂钟馗图、贴天师符,门前悬艾蒿、菖蒲、桃枝、大蒜以避邪,食黄鱼、饮雄黄酒,乃至啖蛇虫以毒攻毒,孩童穿戴虎形服饰,妇女剖缯为囊贮雄黄佩之以示强健。正午用苍术、白芷、鳖甲、芸香“打蚊烟”,墙边屋角喷雄黄酒、撒生石灰水以驱虫豸,凡此种种都带有禳解的性质。

5、分龙彩雨,农历五月二十五为“分龙日”,亦称“分龙节”。传说司雨的龙王们于此日分赴各自管辖的区域降雨,故又名分龙,是日各公益性消防组织—水龙会照例举行消防大演习,届时各坊水龙会整装集队,带上全副救火器具,会聚于镇中旷地河畔。

6、天贶晒虫,农历六月初六,时值盛夏烈日,乌镇有谚称“六月六,晒得鸭蛋熟”。是曝虫晒霉的好时光,宋代曾定为“天贶的时节”,其原由是真宗皇帝赵桓的一个精心编造的梦话,

后人觉得乏味,便把传统的七月初七“曝书日”移了上来,读书人家晒书籍,寺庙僧尼晒经卷,普通百姓晒衣物,是日牵猫狗浴于河的习俗,据说可避虱蛀,镇人晒热水为孩童洗澡,妇女于是日洗发,而家家户户吃馄饨的习俗则是由混浴引申而来。

气候

乌镇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1842.3小时,具有春长秋短,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的特点。一年中春季为78天,夏季为90天,秋季为64天,冬季长达133天。年平均气温16.1℃。

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6℃;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8.1℃;年平均降水量1233.9毫米,全年有3个明显降水时段即4-5月(春雨),6-7月(梅雨),8-9月(秋雨),冬季会下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乌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麦穗旅行网

    本文地址:https://www.rtphost.com:443/lyzx/5748.html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