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一个听起来充满历史底蕴的名字,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着独特的气候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一下万载的天气,看看这里的四季变换和风云变幻。
一、万载概况
万载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处,总面积为2361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被誉为“江南小桂林”。万载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是赣西地区的重要文化发源地。
二、万载气候特点
1. 四季分明:万载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2. 雨量充沛:万载的年降水量较为充沛,平均在1600毫米左右。雨季主要集中在4月至7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3. 气温适中:万载的气温适中,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冬季最低气温在-5℃以下。
4. 光照充足:万载的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三、万载四季天气特点
1. 春季:春季的万载,万物复苏,花开满园。气温逐渐回暖,平均气温在15℃左右。此时,雨水较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期。
表格:
| 项目 | 数据 |
| ———- | ——– |
| 平均气温 | 15℃ |
| 降水量 | 200毫米 |
| 日照时数 | 200小时 |
2. 夏季:夏季的万载,炎热多雨。气温较高,平均气温在28℃左右。此时,雨水充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表格:
| 项目 | 数据 |
| ———- | ——– |
| 平均气温 | 28℃ |
| 降水量 | 400毫米 |
| 日照时数 | 180小时 |
3. 秋季:秋季的万载,凉爽干燥。气温逐渐降低,平均气温在18℃左右。此时,雨水减少,是丰收的季节。
表格:
| 项目 | 数据 |
| ———- | ——– |
| 平均气温 | 18℃ |
| 降水量 | 100毫米 |
| 日照时数 | 220小时 |
4. 冬季:冬季的万载,寒冷干燥。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在5℃左右。此时,雨水稀少,是农闲季节。
表格:
| 项目 | 数据 |
| ———- | ——– |
| 平均气温 | 5℃ |
| 降水量 | 50毫米 |
| 日照时数 | 250小时 |
四、万载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1. 农业生产:万载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尤其是水稻、茶叶、蔬菜等。
2. 旅游业:万载的天气宜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3. 居民生活:万载的气候适宜居住,居民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万载的天气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验到丰富多彩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万载,探寻这里的天气奥秘吧!
万载县最冷的时间有多长
万载县的最冷季节通常持续大约四个月。在东北地区,许多地方夏季温暖宜人,然而到了冬季则变得异常寒冷,气温常常低于零下30度。
东北地区的严冬让当地居民体验到了极端寒冷的气候。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3月,东北地区都处于最冷的季节。这个时期,极端低温频繁出现,甚至在某些年份,气温会降至零下40度左右。人们穿着厚重的衣物,裹紧羽绒服,甚至戴上手套、口罩,确保自己不受寒冷侵袭。
在万载县,尽管没有东北地区那样极端的低温,但冬季仍然是寒冷的季节。冬季的低温可能不会达到零下30度,但最低气温通常在零下10度左右。这种低温天气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使人们在户外活动时不得不穿戴保暖衣物。
寒冷的天气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都产生了影响。冬季的低温使得农作物生长缓慢,甚至可能导致部分作物冻伤或死亡。居民们也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暖,确保家中的温暖和安全。在东北地区,居民们会使用各种取暖设备,如电暖器、火炉等,来抵御严寒。
总的来说,万载县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平均气温较低,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虽然没有东北地区那样极端的低温,但寒冷的天气仍然对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产生了影响。
万载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万载县属于江西省宜春市。
万载位于赣西北边陲,地处“吴头楚尾”,素有“花炮之乡、有机大县、百合故里”的美誉。全县国土面积1719平方公里,辖9镇7乡1街道,181个村,25个居委会,335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2万。
万载交通便利,昌栗、铜万宜高速,G220、G320国道穿境而过,半小时可达宜春明月山机场、宜春高铁站。属丘陵山区县,地理概貌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基本县情可谓“彩色、古色、红色、绿色”交相辉映。
气候特征:
万载县全年平均气温为16.9℃~18.2℃之间。一月为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7℃~8.0℃之间。7~8月为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为26.5℃~30.6℃之间。
春季回暖较迟,常有冷空气影响万载,造成平均气温低于10℃,有的年份可降至5℃左右。夏季气温高,时间长,7~8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月平均气温为26.5℃~30.6℃之间。
秋季时间较短,入秋后,随着北方冷空气势力加强,不断有冷空气影响万载,气温明显下降,日平均气温一般在20.0℃~22.0℃之间。冬季较寒冷,气温变幅较大,常有较强冷空气影响,带来降温、降雪和霜冻天气。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万载县
宜春地理气候
宜春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四季温差、湿度和日照度存在差异。春季湿润、秋季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热量充沛,降水丰富,日照充足,霜期短暂,有利于农作物及林木生长。然而,由于季风进退的迟早和强弱程度不同、地形起伏、垂直高度悬殊、气候因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气候多样性和天气变化大,时常引发干旱、洪水、酷暑、低温和风雹等气象灾害。
气温方面,全市年平均气温介于16.2℃至17.7℃之间,东南部温度较高,西北部较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4.6℃至5.3℃之间,南部高于北部。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7.3℃至29.6℃,东部高于西部。春秋季气温差异较小,比冬季大。
无霜期平均为256天至281天,高安最长,万载最短。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活动积温在5926℃至6478℃之间,高安最多,铜鼓最少。≥10℃积温为5050℃至5644℃,丰城最多,铜鼓最少。极端最高气温为41.6℃,1953年8月16日出现在袁州区;极端最低气温为-15.8℃,1991年12月29日出现在奉新县。
降水方面,全市平均年降水量为1624.9mm,铜鼓最多,丰城最少。4-6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46.4%,上半年各月降水量呈逐月增加趋势,下半年各月降水量呈递减趋势。全市各地每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第一季度21%,第二季度46%,第三季度22%,第四季度11%。5-6月降水最多,全市平均月降水量为273.9mm;12月降水最少,全市平均降水量为52.8mm。年最大降水量为2848.5mm,1998年出现在铜鼓县;年最小降水量为1025.5mm,1978年出现在高安市。
日照时数方面,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37.1小时,以丰城最多(1864.9小时),铜鼓最少(1500.1小时)。日照时数年内变化呈现上半年多、下半年少的趋势。7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59.0小时;3月日照时数最少,为83.4小时。年日照最多时数为2481.8小时,1963年出现在丰城市;年日照最少时数为1152.2小时,1997年出现在铜鼓县。
扩展资料
宜春,中国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自汉代开始建县,迄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宜春文化积淀厚重,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唐代大文豪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宜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麦穗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