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镇,一个听起来就充满诗意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浮石镇,探寻历史的足迹,感受乡愁的味道。
一、浮石镇简介
浮石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全镇总面积约为15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万人。这里地形地貌独特,既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又有碧波荡漾的江河。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浮石镇的历史
浮石镇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唐朝。据史书记载,唐朝时期,浮石镇就已成为一个繁华的港口。在宋元明清时期,这里更是商贸繁荣,人文荟萃。如今,虽然浮石镇的商贸地位已不复当年,但它的历史文化依然熠熠生辉。
1. 唐宋时期:港口商贸的兴起
在唐宋时期,浮石镇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港口。当时,这里商贸繁荣,商贾云集。许多文人墨客也纷纷来到浮石镇,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2. 明清时期:文化艺术的兴盛
明清时期,浮石镇的文化艺术达到了鼎盛。这里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如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清代画家石涛等。浮石镇还有许多古建筑、古墓葬等文化遗产,见证了这里悠久的历史。
三、浮石镇的旅游资源
浮石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自然风光
* 山峦叠嶂:浮石镇四周环山,山峦起伏,景色宜人。
* 江河湖泊:镇内有多条河流,湖泊众多,碧波荡漾。
* 海岛风光:附近有许多海岛,风景秀丽,适合休闲度假。
2. 历史文化
* 古建筑:浮石镇有许多古建筑,如古寺、古庙、古宅等。
* 古墓葬:镇内有多个古代墓葬群,如宋代墓群、明代墓群等。
* 名人故居: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曾在浮石镇生活过,留下了许多故居。
3. 民俗风情
* 民间艺术:浮石镇有许多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木雕等。
* 传统节日:镇内有多个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 美食文化:浮石镇特色美食丰富,如糯米糍粑、海蛎煎等。
四、浮石镇的未来发展
近年来,浮石镇在保护和发展历史文化、提升旅游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浮石镇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力度,打造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表格:浮石镇旅游资源一览表
旅游资源类型 | 具体项目 |
---|---|
自然风光 | 山峦叠嶂、江河湖泊、海岛风光 |
历史文化 | 古建筑、古墓葬、名人故居 |
民俗风情 | 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美食文化 |
浮石镇,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乡愁味道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领略到悠久的历史文化,品味到地道的民俗风情。走进浮石镇,让我们一起探寻历史的足迹,感受乡愁的味道。
浮石水电站浮石水电站
浮石水电站坐落在广西北部的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柳江干流融江河段的中游地带,具体位于融安县浮石镇。作为柳江干流梯级开发的一部分,它是第六个水电站,与上游的麻石水电站相距43.3公里,而下游则是古顶水电站,相距28公里,距柳州市中心约155公里。浮石水电站的主要功能包括发电和航运,同时具备灌溉等综合效益。
水电站的坝址上方覆盖着21,87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水库总库容达到了45亿立方米,属于日调节水库。设计上,正常蓄水位为113.00米,校核洪水位为121.32米,设计洪水位为117.92米,汛期期间的限制水位为112.00米,最低水位则是110.20米。浮石水电站采用河床式设计,共安装了3台发电机,总装机容量达到54兆瓦,年平均发电量约为28.78亿千瓦时。
工程于1992年9月正式启动,分为三期建设。在2000年3月,水电站完成了验收并开始蓄水,同年3月正式投入发电。全部土建工程于2002年12月完成,而枢纽工程的竣工验收则在2007年12月完成,标志着浮石水电站的建设进入了全面运营阶段。
融水至浮石镇何家路口距离
驾车路线:全程约15.8公里
起点:融水苗族自治县
1.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沿拱城街行驶120米,右转进入朝阳东路
2.沿朝阳东路行驶640米,右转进入秀峰南路
3.沿秀峰南路行驶61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秀峰北路
4.沿秀峰北路行驶410米,朝城区/县政府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民族大道
5.沿民族大道行驶130米,左转进入细鱼路
6.沿细鱼路行驶80米,直行进入S204
7.沿S204行驶12.3公里,直行进入平安大道
8.沿平安大道行驶1.4公里,过右侧的浮石广场约120米后,到达终点
终点:浮石镇
融安县浮石镇初级中学学校简介
融安县浮石镇初级中学创建于1982年,坐落在209国道旁、融江河畔。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东连泗顶,南衔大良,西接融水,北至县城十一公里,交通便利。校内共有23个初中班级,1159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20%。教职工85人,其中党员占比34%,高级教师占比13%,一级教师占比42%。所有教师均为本科或专科学历,合格率为100%。近年来,学校获得多项荣誉,如教育质量一等奖、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估一等奖等。学校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获得自治区、地区、县有关部门奖励,教师队伍素质高、结构优化、创造力强。在过去的两年里,有1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班主任等,40多名教师获得县级表彰。学校校风、教风、学风良好,形成了“团结、奋进、求是、创新”的校风,“严谨、务实、敬业、爱生”的教风,“刻苦、善思、踏实、进取”的学风。
学校坚持“立足常规管理,创建特色教育促进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为教师成功铺路,为学生成才奠基”为办学宗旨,强调“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学发展,以体艺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特色。在加大校园整改力度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在2000年秋季学期率先实行中层领导竞聘上岗制和教职工双向竞聘制,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自实施“普九”以来,学校中考成绩连续七年名列全县第一,31名学生考取市(地)级重点高中,623人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其中,黄能健、王昕、黄婧分别在2004、2005、2006年以县中考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取了柳高。
近年来,学校推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模式,通过电视广播、开放阅览室、举办学术讲座、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成立了科技、美术、乐器、舞蹈、象棋等兴趣小组,并定时开展活动,每年举办两次书画比赛和手工艺品制作大赛,举办两次大型文艺表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自办学以来,多次被评为地区、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中考质量一等奖、柳州市素质教育发展性评估一等奖、和谐校园先进单位、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学校食堂被评为柳州市先进食堂,学校党支部、团委也多次被评为市(地)、县、镇先进党支部、先进团委。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获国家级奖励30多人次;获区级奖励80多人次;获地市县级奖励200多人次。学校被市(地)、县列为示范“窗口学校”。展望未来,全校师生充满信心,积极探索教改新路子,努力工作,学习,与时俱进,争取再创辉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4446464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麦穗旅行网